资讯:

技术文章

 

当前位置: 资讯 » 技术文章 » 安防监控设备在面对恶劣天气状况时应该怎么办

安防监控设备在面对恶劣天气状况时应该怎么办

2020-09-07 14:17 作者: anfang 点击: 318
安防监控设备在面对恶劣天气状况时应该怎么办   近期,南方“烧烤”模式的天气持续开启,东北洪水,东南台风的恶劣天气一并来临,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安防监控设备,特别是室外的安防监控设备面临着极大的考验。天气变幻多端,监控设备是否做好应对准备?监控设备如何在极端天气下助力城市安防?下面,本文将着重分析几种常见的极端天气,分析安防监控设备该如何应对。
 
  夏季“烧烤”模式安防设备如何耐高温
 
  8月14日中午,312国道一家水果**市场的大楼上冒出浓烟,经消防队员紧张扑救,火势得到控制。据称,最先起火的是楼内一套监控设备,因24小时不间断运行加上近日气温偏高突然起火。
 
  监控室起火不是个例。不久前,武昌一所高校的教学楼内冒出浓烟,正在楼内准备考试学生被紧急疏散,事后经了解,起火的是教室对面的监控室。据悉,苏州相城区的一小区因监控室内温度偏高,设备曾烧掉过三次。
 

 
  如此多的监控设备引起火警的新闻让民众精神顿时紧张起来,这种情况如何让民众有安全感?监控设备本该保障人民财产安全,对意外情况起到预警作用,高温天气下监控设备“不堪一击”,反而威胁到社会安全。
 
  为什么夏季高温时节监控设备爱“惹火上身”,这是因为监控室服务器比一般电脑主机的功率要大,散发的热量也更多。很多监控设备为了保障安全,白天黑夜连轴转,设备散热不及时出现故障,可能导致监控系统停止工作,存储数据丢失,为企业、社会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不但没有起到相应监控作用,反而因为监控设备温度过高自燃,引起火灾,造成更大损失。
 
  全天候实时监控固然是好事,但是如何应对高温天气,让监控设备更好的发挥作用,不引起不必要的损失才是王道。
 
  为此我们建议:、加强小区、企业、学校等监控设备的检查巡逻,检查设备线路,经常对于旧设备进行维修检测,防止设备老化、温度过高诱发安全事故。
 
  、小区、企业等单位一定要为监控设备提供合适的工作环境,可以在监控室安装排风扇、空调调节温度,合理控制监控设备的温度。
 
  第三、除了做好人为的控制和监督之外,监控设备温度感应报警设备也需加强,在技术上尽早的发现安全隐患,避免高温导致的设备损害和财产受损。
 
    雷电天气,安防监控设备如何免遭"雷劈"
 
  近日,全国各地普降大雨,雷电造成的伤亡事件时有发生,对于安防行业来讲,监控设备防雷显得格外重要。而安防监控系统具有低电压和小电流工作特性,很容易被雷电破坏,雷电过电压、过电流和脉冲电磁场会通过供电线、通信线、接收天线、金属管道和空间辐射等途径侵入建筑物内,从而威胁室内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安全运行,若防护不当,这些雷害轻则使电子设备工作失灵,重则使电子设备性损坏,严重时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以广东省为例,1995年“雷电灾害”225起,1996年猛增1197起,1997年则为1465起,而且大部分事故发生在电子电器设备被损坏。因雷电袭击导致系统运行中断,其间接经济损失难以估算。
 
  为了避免雷电对安防设备造成的损害,安防监控设备如何免遭雷劈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而安防监控产品防雷电意识逐渐被认可。安防防雷措施要根据监控设备的结构以及用途的不同,设置不同的保护方法:
 
  、前端设备的防雷:前端设备有室外和室内两种分布方式,室内分布的一般不会受到直击雷击,但需考虑防止雷电过电压对设备的侵害,而室外的设备则同时需考虑防止直击雷击。前端设备如摄像头等应置于避雷针有效保护范围之内,对于未处于任何接避雷系统保护范围之内的前端设备,则均应考虑直击雷防护问题,进行充分的外部保护。
 
  、传输线路的防雷:监控系统半数以上的雷害事故都是因为与系统相连的线路上感应的雷电侵入波过电压造成的。在安防产品安装过程中要注意布线方式有效的将雷电电流分离。
 
  第三、终端设备的防雷:监控室防雷是监控系统防雷的核心,应从直击雷防护、雷电侵入波、等电位连接、电涌保护多方面进行。
 
  总之,在安防监控系统设计与施工前,要充分考虑监控系统所处的地理、环境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要进行防雷设计,详细研究并确定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方能获得良好的防雷效果。
 
  暴雨时期:安防监控设备能否胜任?
 
  8月10日,台风“尤特”登陆中国海岸,广东地区百多**更佳产品,即便是突发极端天气也可从容应对。
TAG:
安防
监控设备
面对
恶劣
天气状况
 

相关资讯

 

同类资讯

热门资讯

点击排行

热门专题

©2008-2022 东莞市驿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本站所展示的信息及服务皆由企业或个人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一律由发布者负责。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0523号 粤ICP备16047932号